发布日期:2024-10-25 16:10 点击次数:76
(原标题:21深度|关键时刻的关键选择,工业大省升级安徽趟出一条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缴翼飞 合肥报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对地方来说,新质生产力一方面能为产业升级提供新的动能,另一方面也满足了消费者更创新、更多元的消费需求,从而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进一步的空间。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跟随工信部“新型工业化调研行”深入安徽省多家工业企业,实地探访安徽在推动当地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实践与经验。
安徽这个曾以“煤粮钢”出名的中部省份,如今已从传统农业大省迈入工业大省之列、从能源原材料的传统产业基地迈向新兴产业集聚地。
10月23日,根据安徽发布的三季报,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3725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全省经济运行呈现逐季回升向好态势。
同时,安徽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安徽工业技改投资增速连续17个月超过20%,前三季度达25.5%。
2018年至2023年,安徽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5%,高于全国2.1个百分点,居全国第4位;2023年,全省规上工业营收5.1万亿元,跃居中西部第1位、全国第7位,工业增加值总量1.4万亿元、升至全国第10位,迈入工业大省行列。
在这背后,离不开汽车这一优势产业的支撑。汽车产业近年来被安徽省定位为“首位产业”,并且提出了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目标。
一个数据可以佐证这一点。2024年前三季度,安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分产品看,汽车产量增长43.4%,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82.6%;工业机器人增长52.4%;集成电路增长57.3%;充电桩增长52.1%。
在位于安徽芜湖的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焊装车间里,600多台型号不同的机器臂挥动着,摇头、转身、焊接,火花溅起,这里已经实现了焊接工序的100%自动化。
“一辆车有5000多个焊点,通过AI的视觉引导,实现了焊接精度的精准控制,保障了产品的一致性。”奇瑞智造一工厂厂长王玉辉向记者介绍。
今年前三季度,奇瑞累计销量为175.3万辆,同比增长39.9%,是2023年全年销量的93%,其中奇瑞集团9月销量为24.5万辆,单月出口突破10万辆,单月新能源突破5万辆,创造奇瑞27年以来三项“历史新高”。王玉辉说,得益于智能化布局,工厂可以实现燃油车、新能源电车及混动车等多种车型混线生产,实现“千车千样”、快速交付。
与此同时,不少配套的零部件企业也在把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机遇,积极转型并聚合成为一个崭新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集群。
合肥恒信动力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该公司从2007年成立以来主要经营用于燃油车汽车动力系统的零配件。随着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恒信动力也开发出电子油泵、电子双联泵、电子驻车执行器、电子换挡执行器等一系列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产品。
“现在来自多家国内车企客户的订单数量都在稳步上升。比如,比亚迪对我们的需求量已经增长到了每月10万台,从11月开始将涨到每月16万台。为了满足客户需求,我们新建了一座厂房,预计从今年10月开始大批量生产。”恒信动力董事长宗华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说。
在新能源汽车需求的带动下,原以智能电网为主营业务的科大智能,将业务拓展到新能源充电桩领域。在调研采访中,科大智能(合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刚告诉记者,“当前,公司充电桩的年出货量已经达到百万余台,合作覆盖市面上90%的汽车企业。”
根据安徽省工信厅统计,目前以大众安徽、蔚来、比亚迪等整车制造企业为链主龙头,安徽已汇聚了超1400家知名汽车企业,构建了整车—电池—电机—电控的全产业链、关键零部件—整车—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完整产业格局,确保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部件可以快速实现全面配套,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效率和供应链韧性。
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热门选手”,目前中央及各地地方政府都陆续出台了对低空飞行产业的支持政策,国内低空经济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爆发性机遇。
事实上,低空飞行器与汽车产业链高度协同。通过梳理不难发现,许多智能汽车产业的技术环节,都出自飞行技术和飞行材料,如激光雷达最早被用于飞机的飞控和火控系统,导航巡航系统则完全出自航天技术,甚至当前众多车企内置导航和地图系统都由航天科技体系军民融合企业供应。另一方面,借由当今新能源汽车兴起所发展出的高效三电系统,自动驾驶系统,多传感融合系统,域控制系统亦能开始反哺飞行器的续航和智能化。
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杨岭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低空经济的协同创新空间巨大,跨界融合将迎来新的机遇。我国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轨道交通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和技术优势,也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相关产品研制提供了技术支撑。
安徽芜湖也正是凭借着对汽车产业和航空航天产业的长期布局,而抓住了低空经济的风口。不久前,2024低空经济发展大会在安徽芜湖举行。作为已连续举办3届低空经济发展大会的制造大市,芜湖自2013年开始前瞻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通过完善低空经济产业链,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拓展低空应用场景,芜湖已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配套,基本实现不出园区可生产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通航飞机。
从单个项目,到单条产业链,再到产业群集聚,低空经济从无到有,从“飞起来”到“忙起来”,芜湖花了十年时间。截至目前,芜湖已集聚航空新材料、无人机、发动机、螺旋桨、通用航电、航空部件(附件)、临空经济、低空运营等产业链企业近200家,涵盖研发、制造、维保、运营、培训、物流等全产业链,整机重点核心部件自主配套率达100%。
而根据芜湖市规划,到2025年,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将突破300家,低空产业产值将达到500亿元。下一步,芜湖市将积极抢抓当前低空经济产业密集创新和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黄金窗口期,发挥先发优势、抢占发展先机,全力打造国家级低空经济未来产业先导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必然离不开招商引资。相比较传统的招商模式,“不沿江、不沿淮、不靠海”的合肥以独特的产业投资方式和科技创新模式,打造了京东方、长鑫存储、蔚来汽车等一系列知名项目,实现经济增长“弯道超车”,“合肥模式”也成为地方政府学习样本。
合肥近期又瞄准生物制造等新兴产业,以期打造新赛道。近两年来,我国也高度重视相关产业发展。“生物制造”先后被写入了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及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合肥也在今年5月发布《合肥市推进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明确提出目标——力争到2026年,建设3个以上国内领先的专业产业园区,生物制造产业集群。
同时还有合肥市生物制造产业联盟也在5月份也揭牌成立。该联盟由合肥市生物制造产业专班牵头组织成立,成员包括合肥合成生物创新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天工所等12家高校院所,招商局集团、保利集团、华恒生物等20家重点产业链企业也参与其中。
“合肥这些年的生物制造产业可以说是从无到有。”华恒生物董事长郭恒华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指出,在创新驱动的当下,业内头部企业纷至沓来并非偶然,其中有一重要原因,在于合肥拥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主任陈国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合肥的优势在于发达的下端产业。汽车、面板以及生物制造等产业应根据这些需求调整研究方向,制造适合其发展的配套。这就需要政府为企业提供靠前服务。
合肥市生物制造产业专班负责人也表示,在企业来之前,就已经找好应用场景,“去年设立了场景创新处,组建了场景应用中心、场景服务公司,主要任务就是帮企业找产品的应用场景。”
“没来之前,我们就为企业找好了应用场景。”合肥市生物制造产业专班负责人张杰告诉记者,“科大硅谷”聚焦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企业孵化、创新生态优化,创新产业催化,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院所全球校友为纽带,发挥科技体制创新引领作用,立足合肥城市区域新空间打造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示范工程。
目前,科大硅谷聚焦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企业孵化、创新产业催化、创新生态优化,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院所全球校友为纽带,发挥科技体制创新引领作用,吸引一大批生物制造优质资源聚集。截至2023年底,科大硅谷片区拥有全市近50%的合成生物企业。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向华认为,一个地方要发展产业,需要形成良好的生态。合肥特别重视和企业以及研究所的合作,一头抓龙头企业,一头瞄准科研院所里的好产品,再加上科大硅谷这类孵化平台,能加快产业发展。
合肥已在长丰县、高新区、安巢经开区等规划建设超2000亩研发中试集中片区和生产制造基地,推动生物制造领域创新创业主体集聚发展。在长丰县,合肥率先在此建起全省首个生物制造产业园,建设小试平台孵化基地、中试平台加速基地、量产平台基地、检验检测平台基地等。
招引政策的效果也在逐渐显现。合肥市政府数据显示,目前合肥已经集聚生物制造链上企业25家,今年前7月总营收超25亿元,远超2023年全年的14.19亿元。
安徽省工信厅副厅长罗文杉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未来安徽省将继续突出市场导向和应用牵引“找需求、选主体、聚资源、促转化”,构建产业科技创新的生态链,同时围绕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14个万亿、千亿级产业,梯次培育省级—国家级—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在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同时,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样重要。
水泥产业就是典型代表之一。中国水泥工业为中国经济过去数十年的飞跃增长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在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近几年房地产行业增长放缓,给水泥行业带来了不小的营收压力,也促使行业加快转型调整的步伐。
当前,位于安徽的海螺集团正在努力摆脱传统增长路径,向新突破,走出了自己的第二条道路。
“海螺正在将智能化改造过程中孵化的成果,发展成了一家又一家独立的公司。”海螺集团数字产业板块负责人许越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海螺集团从2016年开始在工厂层面推进智能制造,建设智能工厂,随后还陆续打造了水泥工业大脑、海螺“云工”工业互联网等多项数字化创新成果,实现了全流程智能化管理,并且从中孵化出智质公司、海博公司、海螺中南机器人公司等数字企业,不再局限于水泥行业,将公司产品技术和生产经验应用到化工、炭素、电解铝、钢铁、有色金属等诸多领域。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合肥美亚光电身上,原本公司以粮食色选机为主营业务,不过依托其核心光谱技术,将产品逐渐从用于粮食、茶叶、坚果分选的设备,拓展到口腔、骨科、神经外科等诸多领域的手术设备。
围绕产品的性能、可靠性等关键指标,近年来,美亚光电还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等前沿技术,不断对产品进行再升级,让机器变得更“聪明”。
“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色选机,可以在复杂物料的缺陷判别上具有明显优势,可进一步提升物料分选精度,满足实时性分选需求。”美亚光电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国家正在积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也为公司的创新产品提供了更广阔的需求空间。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基础、是关键。”安徽省工信厅副厅长罗文杉表示,安徽省工业技改投资增速连续17个月超过20%,前三季度达25.5%;未来也将继续通过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等项目,支持引导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优化行业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推动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价值链高端迈进、技术工艺高峰攀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